推之于夏应热而反凉,秋应凉而反热,应燥而反温,及久雨之湿,久旱之燥,偏于太过者,则皆可成疫也。承气汤,下阳明腹痛者,桂枝大黄汤,治太阴腹痛也。
阴阳尺寸俱虚,热不止者,死。方书皆言虚,误也。
详注结胸、头汗、发黄门。身黄而小便不利,清湿热,则身黄退,而小便自利。
若身痛头痛,恶寒发热,口不渴者,乃三时暴感之伤寒症,非温热之症。如脉浮数,身发热疼痛,无汗不眠者,太阳表症,宜羌活汤。
误下复竭其阴,故咽中干,烦躁。 若发汗则燥,心愦愦,反谵语。
<目录>伤寒琐言卷之一\伤寒用浮中沉三脉法浮,初排指于皮肤之上,轻手按之便得,曰浮。即有少阴口燥咽干而渴,厥阴消渴饮水,亦是阳明传入三阴之热病。